近日,学校理学院“向阳花开实践团”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及乌拉特后旗等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开展三下乡系列活动,在实地走访与互动交流中厚植家国情怀,凝聚青春力量。
研学基地探秘,共话团结根基
实践团首站来到乌拉特中旗国防教育基地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基地。通过参观展厅、聆听讲解,成员们系统了解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脉络。参观结束后,学生们踊跃分享感悟,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学习榜样事迹,汲取奋进力量
在乌拉特后旗宝音德力格尔事迹馆,成员们认真聆听着讲解员讲解“草原最美民警”宝音德力格尔扎根基层、服务各族群众的先进事迹。曾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的他,一件件实物、一帧帧影像,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榜样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团成员在事迹馆内驻足观看展品,不时记录感悟,被宝音德力格尔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


推广标准普通话,架起沟通桥梁
走进乌拉特后旗赛乌素镇,实践团成员与多民族居民展开亲切交流。成员们通过普通话当地方言转换、日常用语互动等形式,向居民们讲解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助力打破语言隔阂,增进民族情感。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各族居民在一起,耐心教授普通话发音,现场互动频繁、氛围融洽。
宣传民族政策,凝聚思想共识
实践团还深入赛乌素镇街头巷尾,向当地居民发放民族政策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相关政策。通过面对面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居民们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夯实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此次巴彦淖尔之行,理学院“向阳花开实践团”以多元活动为载体,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成员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团队将持续以青春之力传播民族团结理念,为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贡献智慧,让青春之花在促进民族复兴的实践中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