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学校文法学院“北疆青骑”志愿服务队赴石拐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16】      阅读:【】次

为响应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学校“北疆青骑”志愿服务队赴包头市石拐区石拐街道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深入人心。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小课堂

志愿服务队在石拐街道文化宫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课堂,面向石拐区儿童群体,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设置三大板块内容:

(一)文化共赏环节:志愿者借助图片、短视频等载体,展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从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到藏族的唐卡艺术、朝鲜族的农乐舞等,让青少年直观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共通之处,体会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

(二)故事分享环节:以“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为主题,分享来自身边和网络上的民族团结感人事迹,用真实的案例让青少年感受团结的力量。

(三)互动实践环节:组织“民族知识问答”“共绘民族团结画卷”“民族知识拼图赛”等活动。青少年们分组协作,合力拼凑56个民族的分布图,在画卷中描绘不同民族小伙伴一起上学、劳作、过节的场景,在欢声笑语中加深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解。

此次课堂打破传统说教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增进了各族群众的情感联结,为乡村和谐发展注入正能量。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成果展演

志愿服务队在石拐区文化宫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成果展演活动,为当地居民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的文化盛宴。

活动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核心理念,将理论宣讲与文艺展演有机融合。志愿者们依托“三下乡”期间的实践感悟,把在基层走访中收集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乡村振兴中的互助故事融入节目创作,通过情景剧、诗朗诵、合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再现各族群众携手并进的生动场景,传递“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台上,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诠释对民族团结的深刻理解;台下,居民们专注投入,不时报以热烈掌声,现场气氛温馨热烈。居民们表示,活动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次文法学院“北疆青骑”志愿服务队在石拐区开展的系列活动,以主题课堂播撒文化交融的种子,以宣讲展演传递团结共进的力量,通过贴近群众、浸润心灵的方式,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在基层群众中共鸣,切实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未来,文法学院“北疆青骑”志愿服务队将始终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主旨,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在更多角落传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越系越紧,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持续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下一条:学校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直属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

关闭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