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历史上,各民族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频度不断增强,交融程度不断加深,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同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使这一理念的内涵趋于系统和完善,为促进新时代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由之路。当前,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和宣传教育工作中,出现了哪些新特点和新问题?政策落实上还有什么难点堵点?5月26日,全国政协“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和宣传教育”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不同领域的委员、专家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汇聚于全国政协的协商平台,围绕主题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深化“三交”宣传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有序推进,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理应成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形式具体实施。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和良辉发现,当前,在干部教育上,还需要全面反映中华民族“三交”历史的干部教育读本;在学校教育上,还需要更多可供全国共享共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资源;在社会教育上,还需要更多各民族“三交”的文化艺术作品;在教育效果上,还需要完善促进各民族“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更好界定和衡量教育效果。
他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编写各级干部统一使用的教育读本;立足不同教育阶段,编撰反映各民族“三交”史的学生读本;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三交”的文艺精品,加大公益宣传;研究制定促进各民族“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
为筹备这次会议发言,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副校长贺颖春在全国政协民宗委办公室的协助下,联系七个省区若干所大学中学,以及她所任教的中学,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何自然融入教学一线实际”为题进行了“试验田”式的试点自主调研。将民宗委办公室与中国民族报合办的“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专栏系列文章为教学材料,探索与一线教学自然融入的途径。学校和一线老师做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实践办法。如中央民族大学组织学生查阅整理文献,归纳观点,训练研究生的文献综述能力;郑州一所学校融相关知识与思政教学结合;武汉一所学校利用广播站组织学生诵读、课前演讲。肃南一中利用试题模式让学生领悟相关内容,纳入升降旗教育环节等。
根据调研和教学实践,贺颖春建议,有关部门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作为校长等学校管理人员的核心素养来培训,同时,指导各地将教育内容有效融入日常教学工作,并引导地方以“三交”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征集典型案例,增加教材内容比例,在各级智慧教育平台增建课程案例库,实现共建共享共用。
同样开展自主调研的全国政协常委,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同德也注意到,各地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宣传教育的常态化工作方面还需进一步抓实落细。他建议,加强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组织工作力量,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历史观重新审视、修订完善相关学科教材及课程设置;扎实做好有形有感有效具体工作,充分挖掘、系统整理、大力宣传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深入挖掘激活体现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符号,加强对多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追溯、整理、研究、阐释与转化。
树立大历史观
完善学科体系建设
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任何文化、任何民族,从起源形成到发展壮大,都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小到大,不断演化的发展过程。
“目前,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壮大的历史阐释中,这个动态过程、这种历史大趋势并未得到充分彰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认为,应基于中国国情,提倡中华民族文化问题研究与表现的新视点与新方法,即以明确的国家意识为前导,创立中国人阐释自身历史的新学派与新方法。
他建议,在倡导学术、文艺以中华多民族文化为研究、表现对象时,有关部门要以开放务实的态度,鼓励探索与创新。培养建立一支具有国家意识,富有创造力的学术与文艺队伍,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牢固的国家认同。“有了这个基础,国家政策的制订与施行就能更从容不迫,国家形象的文化传播就能更加言之有物,丰富生动。”
对于阿来委员的观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冠梓表示赞同。在他看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阐释和宣传教育,必须大力培育弘扬中华民族大历史观。
“要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高度、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来看待中国的历史及其人物、事件和现象。”张冠梓建议,加快进行国家认同建构,以大历史观为指导,考察和阐释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历程;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地采集、梳理、研究、呈现关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献;注重改进传播内容和形式,运用平实朴素的平民化视角,选取易于被理解和接受的、生动鲜活的方式,阐释和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作为此次协商座谈会的特邀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杨共乐表示,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极为丰硕,迫切需要用这些最新的成果来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较为遗憾的是,这方面的著作和论文还不多,学者的学术积累较少,知识储备不足。另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通识课,努力去回答‘石榴籽是如何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的’这些问题的高校也是寥寥几所。”
“解决上述问题,治本之策是建立全国性的有系统规划的学科建设平台。”杨共乐建议,应注重培养“为时代画像”“为民族立传”的拔尖人才。
与杨共乐的观点相似,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也认为,推动“三交”宣传教育,应着力培养历史领域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编写权威教材,壮大师资力量。
为此,他建议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既深谙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又精通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队伍。同时,开展大中小学教师覆盖的学习培训,既要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讲好“三交”史,也要防止错误历史观点走进课堂。
推动文物史料活化利用
讲好民族交融故事
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近年来,全国各地新的考古发现不断涌现。这些考古发现和遗址,留存着各地域、各时代的历史文化记忆,多维度提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历史线索和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利用地方考古遗址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构筑出一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文物谱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不过,作为文史研究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蒙爱军表示,当前还存在着研究大多局限于考古学范围,文献学、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领域及其专家介入不多;各地都有对相应地域考古遗址的宣传报道,但对总线索、总图谱及其内在逻辑的宣传还不够;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及旅游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普及化教育不够充分等瓶颈问题。
“要加强对在全国范围内有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考古发现的系统规划。”蒙爱军建议,组织多学科研究机构和专家群体联合协作,对各地考古遗址中有关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机制和历史脉络;从国家层面,支持各地依托相关考古遗址建立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教育实践基地;多形式开展考古遗址和考古成果的展示传播,以实景实物展示和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史实。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文物工作特别是考古工作成绩显著,边疆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取得丰硕成果,重大课题攻关有新突破,重点遗址保护利用有新成效,考古成果传播普及有新亮点,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阐释和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他建议,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重点支持边疆考古报告出版、课题研究项目;督促边疆省(区)各级党委政府夯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相关部门指导高校加强边疆考古专业人才培养,完善科研管理、人才引育政策,培养壮大专业力量。
“我国各类文化载体中保有大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资源与案例,它们是生动的历史证明和真实的成果凭据。应有效挖掘、梳理、汇总这些案例资源,完善宣教工作资源体系。”此次协商座谈会的特邀专家,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结合工作实际建议,借鉴我国已设立的文物、非遗、文献、农业遗产等名录的成功经验,筹划设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代表性资源(项目)名录》,并对现当代各族群众共御外侮、共建祖国、共续文脉、共创未来的故事,基于史实进行口述史料采访、影音文献记录与民间文献收集。